新闻动态
12月13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苏州三组校友会“新质生产力移动课堂”走进星恒电源,开展实地参访游学活动。
锂电池新能源产业是全球绿色能源转型中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我国新质生产力的缩影。对新质生产力的研究也是中欧商学院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领军企业,星恒电源深耕锂电池研发与制造21年,在技术、产品和应用场景开拓上具备深厚的积淀。凭借在锂电池领域的突出表现,星恒电源成功吸引了中欧商学院校友的参访,共同探索行业领先的新质生产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由中国政府和欧洲联盟于1994年共同创立,现已发展成为亚洲领先、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在中国内地率先获得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和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双认证。被中国和欧盟的领导人分别赞誉为“众多优秀管理人士的摇篮”和“欧中成功合作的典范”。
在星恒电源营销事业群副总经理吕伟的引导下,中欧商学院苏州三组校友先后参观了星恒展厅、产线、先进电池实验室,全面了解锂电池的研发、生产、制造与检验全过程。
此次参访活动特别设置了专题分享与研讨环节,从星恒电源的创业历程、创新发展路径等多个角度展开深入探讨,进行了开放式的研讨。
主题分享环节,星恒电源首席技术官王正伟作了《创新打造星恒核心竞争力》主题分享。他剖析了轻型电动车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政策保障、主流技术路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星恒锂电池的结构、体系、前驱体工艺和材料的创新历程与成果。未来,星恒将聚焦锰基材料及电池核心技术持续开展基础创新,以高品质、高安全、高性能锂电池产品,深挖小动力应用场景中的铅改锂、油改电需求,提升市场占有率。
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宏亮分享了对用户侧储能项目应用及前景的深刻见解。储能技术作为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关键桥梁,在全球新能源时代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当下,行业内的激烈竞争已成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双重挑战。只有成功穿越周期的企业,才能真正迎来第一次竞争格局的清晰显现。能源企业要以持续的创新变革、过硬的技术和安全高效的产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回顾创业经历,冯总用一个个鲜活、真实的创业小故事,生动再现了自己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创业历程。星恒成立时国内锂电池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星恒依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院的技术、联想集团的投资,秉持长期主义,开始了在锂电池技术、产品和场景开拓上的摸索,从说服第一批客户装配星恒锂电池,到全球超3300万的用户认可,从电动轻型车到电动汽车、储能等多应用场景,星恒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方向看准,往目标奋进,致力于成为全球“小动力之王”。